-
帕慕克诺贝尔受奖演说: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我害怕打开父亲的箱子,看到他的笔记本还因为我知道他忍受不了我在创作过程中经历的艰辛。他不喜孤独,而喜朋友、人群、沙龙、玩笑和伙伴。可后来我的想法又改变了。这些想法,这些所谓放弃和忍耐才能实现写作梦想的说法,其实是我在自己的写作生活和经历中养成的偏见。
-
黑书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这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版于1990年。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伊斯坦布尔土生土长的律师卡利普寻找失踪子的故事。一个侦探小说式的开头——子如梦失踪,只留下一张字条,卡利普开始了搜寻,也就开始了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漫游。他逐渐相信,如梦的出走与她的同父异母哥哥耶拉的失踪有关,后者是知名的报纸专栏作家。他开始探寻耶拉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探访耶拉曾经到过的场所,甚至用耶拉的方式进行思考,最后他潜入耶拉的公寓,穿他的衣服,接他的电话,最后甚至能假扮他来写作专栏。
-
雪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说,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镇卡尔斯城游逛。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宗教……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城的人们分为两极,整个小镇的氛围充了抑、愤怒、谋和暴力。大雪封途,卡尔斯通往外部的一切通都被割断。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杀人的声响起在舞台上,卡尔斯陷入了军事政变的恐怖之中。情故事、恐怖谋杀案、历史纠葛及政治冲突,都浓缩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城镇中。
-
寂静的房子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20世纪初,祖父拉哈亭达尔文奥鲁被政敌赶出伊斯坦布尔,携了法蒂玛定居于天堂堡垒。拉哈亭一生都在创作一部可以唤醒东方的玎科全书,可到死也没能完成。多年后,只有他的私生子,侏儒雷吉普作为仆人与法蒂玛一起生活在古旧而寂静的老宅。和以往每个夏天一样,孙子法鲁克、麦廷和孙女倪尔君从伊斯坦布尔来看望法蒂玛,他们谈论同样陈旧而空的话题,而后就各回各屋,各干其事。可是,短短几天里,这寂静的房子内外,充了喧嚣与动:每一个人都要适应变化巨大的环境,面对自己摆不掉的回忆……
-
杰夫代特先生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杰夫代特先生》讲述了一个骨子里充了现实主义的商人,他结商人朋友、买大房子、娶帕夏的女儿,却不敢有一丝偏离现状的想法。一个在富裕家庭中成长的青年,他不愿庸庸碌碌、渴望梦想,却找不到方向、离实际,最终淹没在现实主义的洪中。一个用理想谋生的画家,他在艺术的道路上遂愿而行,却还要面对冗杂生活的纷扰,在现实中惘、犹疑。
-
白色城堡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一群海盗,一位奥斯曼国的帕夏,一个东方文明中的占星师,共同演绎一则东西方认同的寓言。年轻的威尼斯学者被俘虏到伊斯坦布尔,成为土耳其人霍加的奴隶。二人竟然外貌神似。时间久了,他们甚至比对方更悉对方的生命历程和生活习惯。他们联手对付了席卷土耳其本土的一场瘟疫,霍加晋升为皇的占星师,威尼斯人则成了苏丹的倾诉对象。他们还为苏丹发明了一件用来对抗波兰与其西方盟军的战争武器。武器在围攻“白城堡”时上阵,当然,他们不可避免地失败了。此时,两人在城堡的身影底下,浓浓大雾中,霍加选择了逃离,奔向他的想像城市威尼斯,威尼斯人则作为替身留了下来继续霍加的生活……
-
新人生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某,名为奥斯曼的工学院学生读了一本奇特的书,遭受强烈震撼,断然告别过去悉的生活。他上个独特的神秘美女嘉娜,又目睹情敌遭人刺杀。种种意外让他决定抛弃原有身份,追随书中指引,踏上追寻新世界和新人生的旅程。一连串的车祸,叔叔身后留下的秘密线索,对情的惘,一款名为“新人生”的糖,如同几道平行线带领他直达事实底端。但到头来,当奥斯曼亲身经历所谓的新人生,丝剥茧探究出这本书的真相,宁静的旧生活,却开始向他召唤。
-
纯真博物馆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没有哪个以沉开始的故事,能像本书这样,让你体会到痛失所的幸福与动!故事:1975年的天,伊斯坦布尔,30岁的富家公子凯末尔与名媛茜贝尔订婚在先,却意外遇到出身贫寒的远房表妹——18岁的清纯少女芙颂。两人炽热的恋过后,凯末尔最终与茜贝尔解除了婚约,却发现芙颂早已离他而去。凯末尔追随着少女的影子和幽灵,深入另一个伊斯坦布尔,穿行于穷困的后街陋巷,连于天影院。在被民族主义分子的炸弹破坏的街道上,在被油轮相撞的大火照亮的海峡边,在军事政变后的宵里,他努力向芙颂靠近,直到无法承受的思念使生活完全偏离。为了平复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她过的,甚至是她触碰过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博物馆”……
-
我的名字叫红
已完结
作者:奥尔罕·帕慕 更新:2017/11/23
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国王苏丹秘密委托制作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京城,分工合作,心绘制这本旷世之作。此时离家12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接他归来的除了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随即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遇害的画家究竟是死于画师间的夙仇、情的纠葛、还是与苏丹的这次秘密委托有关?苏丹要求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很可能……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
博尔赫斯文集
已完结
作者:博尔赫斯 更新:2017/11/23
暂无简介
-
荆棘鸟
已完结
作者:考琳·麦卡洛 更新:2017/11/23
长篇小说《荆棘鸟》自1977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书”,先后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管制成盒带,是整个80年代最佳畅销书之一,而且一直有读者请求作者为之作续。前不久,作者应有关方面之邀与作曲家合作,亲自将之改编成面向德语观众的音乐剧.时至今,虽20几年过去,《荆棘鸟》的美丽依然不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原作,仍打动亿万读者的心。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位读者说:“我有几本时常重温的书,《荆棘鸟》就是其中之一。且以为,他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情故事之一,堪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比肩。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
-
穆斯林的葬礼
已完结
作者:霍达 更新:2017/11/23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丰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气,余韵绕梁。
-
茴香酒店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海水轻抚着海岸,光慵懒地沉睡于田间,骄傲的向葵与百里香在微风中热恋,骄的赤金、薰衣草的绛紫、地中海的湛蓝,织着普罗旺斯醉的一夜桃红……在夏午后的浅酌与微醺中,时光也裹足不前,那些滚动在舌尖上的人生际遇,与茴香酒的温柔甘醇一起,顺水推舟地,将人生带入绵。广告公司的主管、能干的管家与典型的法国美女,共同开办了这家茴香酒店,在纯朴的普罗旺斯,有着浓浓的酒香、悠闲的氛围以有漫的情。但是一桩天衣无的盗窃案、一件蓄谋已久的绑架案,却破坏了原有的漫……
-
有求必应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班奈不断地告诉自己说:总有事情会发生的。在那些美好的子里——光耀眼,而且没有收到账单——他发现很容易就相信突如其来的贫穷只是人生光景中的污点,命运旅途中的不顺遂,并不比一时的不便差到哪里去。即便是如此,他也有无法忽视的事实:他阮囊羞涩,他所开出的支票遭到退票的下场,还有他的经济状况——一如他的银行经理以郁的神所传达的坏消息——是渺渺茫茫、摇摆不定的。
-
有关品味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这是一本教世人大开眼界的书。作者在书中提及了富裕阶级以及那些假想自己化身富裕阶级的人所该知道的享受之道。作者告诉我们哪里可以买得世界上最好的鱼子酱和巴拿马草帽;该怎样订制1300美元的鞋子,一套800英镑的西装;还有哈瓦拿雪茄,松,香槟,豪华大轿车,喀什米尔衣等等。作者一方面赞美人类的官飨宴,另一方面赞美提供飨宴的人,讲的是金钱买得到(与买不到)的快乐。
-
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仔仔有些像一个睁着的眼睛观看成人世界、同时活在这个世界边缘的孩子。它一出生便遭母亲遣弃,后来又因为让主人觉得颜面尽失而将之弃于荒野。仔仔顿时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成了一只无家可归的狗。直到有一天。新主人再度将它领入人类的世界,这只命运坎坷的小狗的苦难才算是告一段落,仔仔开始了另一段不一样的生活旅程。因为曾历经种种的不幸,因为曾得不到一点点的关与呵护,因此,一旦获得了新主人的宠和一三餐的温,仔仔立即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怎样讨好与献媚。以求得更多,至少是保住眼前利益。仔仔的生活无非是通过示来换取更多的,然后得以在人类的关中维持自娱自乐的子。
-
追踪塞尚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举世无双的画作,奢靡繁复的生活格调,时尚俏达的绝佳人,美酒、珍饲馐、鲜活的情事……这场优雅的谋里,谁将是最后的赢家,追踪尚的雾后,是否隐匿着普罗旺斯的奢华,或许,你只需一杯波特红酒,几勺香醇的鱼子酱,对着尚的名画,和着光一起服下,就能做个时光的盗贼,共赴这场曼妙华丽的声之旅……
-
普罗旺斯的一年(山居岁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一栋农舍,一片葡萄园,一颗逃离都市的灵魂,梅尔就是这样开始在普罗旺斯寻觅安宁。享暖,夜听虫,品赏美食美酒,结农人匠工,适应乡俚乡俗。四季转中,山居生活舒缓光,涤浮躁,沉淀快乐,梅尔几成园中一棵无所求心意足的蔬菜。他用雅致而幽默的文字,记下这十二个月的自在和喜悦,引领无数焦灼心灵留驻于一种叫安享时光的幸福之中。
-
永远的普罗旺斯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作者以其一贯的诙谐细腻的笔锋,用其特具魅力的散文写作方式,叙述普罗旺斯生活的喜乐与惑;喜彼得.梅尔的书一路驱车赶来,偷偷潜入他的屋内触摸书中提及的大石桌;连邻居福斯坦也被要求在书上签上大名;而梅尔太太如何以气飞机的速度,欣喜若狂地载回一只绒绒的乘客?警察先生又如何大战圣特鲁培的天体会营员,要他们从光溜溜的体上掏出1500法郎的罚款?梅尔这天在花园里捡到一枚拿破仑金币,于是一场寻宝活动由此展开;声乐皇帝帕瓦洛蒂也来到普罗旺斯……
-
重返普罗旺斯
已完结
作者:彼得·梅尔 更新:2017/11/23
这是初冬的一个清冷、静褴的早晨,高水管声有节奏地响彻在整个村庄的上空。我悄悄地向发出声音的地方靠近,透过花园的围墙,看见一条晾衣绳上晾了五颜六的男式内衣。还有一些衣服正在洗灌之中,在水的冲击和拍打下,它们猛烈地扭动着,好像击场里高悬的标靶。洗衣服的男人远远地站在水珠溅不到的地方,戴着帽子和手套,穿着一双高到脚踝骨的绒拖鞋,他站立的姿势是士兵在战场冲锋时的典型姿势,两脚大大地分开,水管握在下,水珠像冷酷无情的子弹一样扫出来,来回掠过,内衣无一幸免。
-
冒失的脚印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这个集子里的作品主要发表于1994年。1994年,我的创作对中国的当代文学来说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在我个人,1994年绝对是一段疯狂的时刻。在我编辑这个集子的时候,我自己也非常惊讶,那一段时间里头我怎么就写了那么多的作品的呢?
-
轮子是圆的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这个集子里的作品发表于1995至1997年。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后来得了不少奖,因此,不少朋友对我这一个时间段的写作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事实上,这一段时间我的创作状况并不好,我指的是心态。我非常地焦虑,只有极少的几个朋友知道我内心的秘密。
-
这一半(孤岛、上海往事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我的第一部小说是在《花城》1991年的第1期上发表的,这部小说就是这个集子里的中篇《孤岛》。按照我的计划,我想把我1993年之前发表的小说收集在一起,出一个单独的集子。1993年以前的创作是我最为珍贵的创作记忆,因为年轻,更因为自负,也许还因为郁闷和狂妄……
-
玉米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在这本名为《玉米》的书中,我们看到的首先是人,令人难忘的人。姐姐玉米是宽阔的,她像鹰,她是王者,她属于白天,她的体内有浩浩的长风;而玉秀和玉秧属于夜晚,秘密的、暧昧的、杂着恐惧和狂喜的夜晚……
-
青衣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本书是毕飞宇的短篇小说作品集,包括青衣;哥俩好;家里了;楚水;好的故事;飞翔像自由落体;雨天的棉花糖七篇。
-
黑衣裳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这个集子里收集了《青衣》……在我们的愿望枯萎之后,我们的世界依然是一个井水不犯河水的无聊画面。我们需要的珍惜的,其实是我们的愿望,一颗好奇的心,还有伴随着愿望与好奇所分泌出来的。青衣已经登场,你可以了解她,你也可以不了解她,但她绝对不是一件黑的衣裳。
-
那个夏天那个秋天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关于本书,毕飞宇说: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有一幅顽固的画面,那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城市。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学声乐的大学生,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返城的知青。当我回忆起他们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青衣》和《玉米》的源头就在这本书里,安安静静的,一点蠢蠢动的意思都没有。这是一种多么美妙,多么值得期待的期待。
-
平原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端方高中毕业,回到了王家庄。沉重得近乎残酷的农活给了他第一个下马威,青期特有的动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疲惫而消减,在收获的季节,端方找到了他的情,地主的女儿三丫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轰轰烈烈的情之火很快被形形的闲言碎语浇灭了。三丫选择了死亡,被情抛弃的端方变成了一头真正意义上的独狼。知青出身的大队女支书吴蔓玲是一个几乎已没有别意识的政治动物,但是端方身上独特的男人气息,却发起了她内心蛰伏已久的女情愫,她不可抑制地上了端方,此时的端方早已对情心如死灰,他只想利用吴蔓玲的权力达到参军从而离开王家庄的目的……
-
推拿
已完结
作者:毕飞宇 更新:2017/11/23
继《平原》之后作家毕飞宇时隔3年推出长篇小说《推拿》,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被誉为“最了解女的男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版为全社会更好地了解盲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一个范本。毕飞宇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
-
愤怒
已完结
作者:北村 更新:2017/11/23
人的罪有两种,一种是行为的,就是犯的罪行,另一种是心里犯的罪,你虽然没有做出来,但你想做,你在心里已经做了,这叫罪。不一定要犯出罪行来,但每一个人都有罪。这是一部被作家余杰称为惊心动魄之至的小说。它读来另人窒息的原因在于,本书的作者不是运用所谓想象力,而是用良心呼求真实,通过纪录片式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李百义从农村逃往城市追求新生活,遭受不公正被迫盗窃、杀人、逃亡和忏悔的残酷遭遇,第一次用小说的方式公开揭示了我们面临的社会的真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