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知青梦
已完结
作者:邓贤 入库:2017/12/12
讲述了一段被人们渐渐淡忘的历史:当1989年最后一个知青怀着壮志未酬的心境,带着被战火创伤的肢体回到国内,这场历时20年、国家耗资300个亿的中国知青运动到此就终结了。鲜为人知的是,在知青中曾有这样一批英,他们怀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奔赴金三角战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谱写了一段悲壮的历史。理想主义是那一代人的特征,是他们的生命之本。他们虽不是历史的功臣,却用闪光的理想主义为知青运动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理想主义从来都是灿烂的。
-
大国之魂
已完结
作者:邓贤 入库:2017/12/12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王牌远征军的英雄史诗。这是中国现代军事战争的一个缩影,更是一部反映抗风云的大型纪录片。英勇的中国远征军在险恶的环境下如何力挽狂澜?如何以少对多抗击本的优势兵力?中美英四国围绕滇缅战役如何周旋?世界风云人物蒋介石、史迪威、宋美龄、孙立人、杜聿明之间又展开了怎样的角逐?二战同盟军——美国又为何暗杀中国当时的领袖蒋介石?一位被中国远征军拯救的西方记者又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今天,他醒来了!”本书将带你直击中国王牌远征军的抗现场,揭开中国远征军真实的历史。
-
流浪金三角
已完结
作者:邓贤 入库:2017/12/12
在遥远的金三角漂泊着一群不同经历、不同身世的中国人……在埋葬他们尸骨的高山上,所有的坟头一律朝向故乡北方。读邓贤的纪实文学,我们总是落泪。金三角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源头,它的兴旺源于中国解放战争,有一支国民残军在这里建立了独特的毒品王国,在异国他乡演绎着生命的挣扎和奋斗……毫无疑问,我们不应该为他们落泪。邓贤的纪实文学《金三角》,以充情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示了一群另类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
-
生活的恩赐
已完结
作者:陈世旭 入库:2017/12/12
1964年,我初中毕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无力供我继续升学,家里希望我做工自立,这样就横下心,跟着当时由市政府组织的一支上山下乡知青队,到外地的一个农场队务农。读初中的时候,我逐渐形成了一些对文学的兴趣。
-
镇长
已完结
作者:陈世旭 入库:2017/12/12
十几年前,我们小镇文化馆一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人,因为写作了一篇小说改变了默默无闻的命运。那小说获了那一年的全国文学大奖。他后来也因此被调到省里去做专业作家,自然是很扬眉吐气的了,整天一副天才在思考的深沉样子,在镇子里走着,觉得一切都那么琐屑和肮脏,心里充了悲悯。没想到有一天却遭了一个人的头喝。
-
李芙蓉年谱
已完结
作者:陈世旭 入库:2017/12/12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世界文学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变异和发展。作为这种变异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狭隘走向阔大,独一无二的选择让位给多种多样的选择。现实主义依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但在现实主义之外,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探索和实验,从而造成了中国当代文苑的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多无化的艺术景观。尽管还有干扰甚至还有锢但作家的艺术创造力、文学整体的生产力,毕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变异和发展,我们充深深的怀念,但我们更寄希望于未来二十世纪最后几年的岁月和二十一世纪更长的岁月,我们相信,未来的文学一定会获得更新、更好、更大的变异和发展。
-
将军镇
已完结
作者:陈世旭 入库:2017/12/12
我永不会忘记我曾经生活过十年的那个小镇的那条河的那座桥。那其实只是些大小不一的卵石,删节号似的横过那河。平常子,河的发处只高过脚背,最深处也不过小腿。经年累月,河水汩汩地冲刷、磨洗、浸润那些卵石,汛时节,也凶猛地漫过它们。河像时间一样使那些坚硬的卵石光滑、老化,以至分解、消失,然后又有新的卵石来更换或填充。当我们走过这桥,便多少知了那河。这有些像我们将要阅读的这部小说:凸现在时间之上的是一长串人物,就像那些横过河的卵石;而时间就像河一样冲刷、磨洗、浸润过他们。时间留下了痕迹,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历史。
-
读城记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入库:2017/12/12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的。有的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比如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武汉“豪硬朗”。城市文化往往被看成是一个谁都可以上一嘴的话题,就像看完一部电影后谁都可以发表一番议论一样。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如果你有条件,不妨通读天下城市。当然,你还可以读书,比方说,读这本《读城记》。
-
帝国的惆怅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入库:2017/12/12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的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发人沉思。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历史也从来没有走远。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生命将促使我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是趣味之中就有了智慧。
-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入库:2017/12/12
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造就了辉煌盛世,同时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在易中天教授娓娓而谈的讲演中,刘邦、韩信、项羽、晁错、袁盎、窦婴等一个个人物都那么栩栩如生——他们曾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七情六都那么可。于是,历史活了。本书是CCTV-10《百家讲坛》超人气节目易中天教授主讲《汉代风云人物》的全文字增补典藏版。这是继《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后又一本很值得收藏的“课堂讲义”。
-
大话方言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入库:2017/12/12
《大话方言》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品评历史、细读城市之后又一部别具特的语言力作。在书中,易中天涉足了自己全新的领域“语言学”,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穿古越今、走州过省,追溯方言起源,展现方言特,让人眼界大开。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07出版。
-
成都方式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入库:2017/12/12
本书是易中天教授在2005年8月1到10月1两个月间就成都市启动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所做的访谈集,考察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改革成果,并就成都市的改革作出了自己独到的分析,展示了在这一进程中站在改革头尖的官员们鲜明生动的形象,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方式。
-
费城风云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入库:2017/12/12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主要内容是,200多年前,蛮荒大陆上的一群乡巴佬齐聚费城,为了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宪法吵得不可开。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云与曙光同在,妥协与原则共存,谁都没有想到,最后磕磕绊绊通过的《联邦宪法》,后会成为美国人的世俗《圣经》,影响遍及世界。现在看来,事情可能好就好在当时大家都没有什么宏伟理想和绝对主张。理想是有的,但不宏伟;主张也是有的,但不绝对。不宏伟,就能务实;不绝对,就好商量。制宪代表的原则也很简单:以法治国,三权分立,保护公民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惟其简单,才是底线;也惟其简单,才可坚守。底线复杂了,就不清,也守不住。其实,一旦守住简单的底线,加上务实的态度,许多事情都好办了。
-
品人录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入库:2017/12/12
本书作者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象,从象到具体,努力挖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慨。本书是“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之一种。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本书勾沉史实,从文化角度品评项羽、曹、武则天、海瑞、雍正,独具只眼,新颖的评说、生动的文笔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
-
本色陈冲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2
无论你喜还是不喜,只要你知道陈冲,只要你希望了解银幕以外的这位名女人的真实的其人其事,那么本书将使你得到最大的足。女作家严歌苓以详尽的访谈了解,扎实细腻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陈冲的出生家世及事业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更为我们勾勒出陈冲深刻的心路历程。本书呈现给读者一个本本心的陈冲。本传记文学为严歌苓的重要作品之一。本书的附录部分(《陈冲档案》、《陈冲画册》),为E书制作者收集整理添加,非原书内容。
-
苓茏心语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2
《苓茏心语》为作者的散文专辑之一,收入其散文随笔12篇。严歌苓的文字美得像诗,在她笔下,无论是食物或水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有了生命。她生动的描述和彩的故事是绝佳的组合。
-
非洲札记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2
《非洲札记》为作者的散文专辑之一,收入其散文随笔17篇。严歌苓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控制得如此湛。
-
波西米亚楼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2
《波西米亚楼》为严歌苓的散文专辑之一,收入其散文随笔29篇。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
-
严歌苓其人其文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2
本辑为本书之附录部分,主要收入严歌苓的个人简介资料、创作获奖资料、生活写真资料,以及关于严歌苓的评论文章和访谈资料。
-
少女小渔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2
据说从下午三点到四点,火车站走出的女人们都拙、凶悍,平底鞋,一身短打,并目复杂的过盛的体臭人脑子。还据说下午四点到五点,走出的就是彻底不同的女人们了。她们多是长袜子、高跟鞋,开始败的浓妆下,表情仍矜托,走相也都婀娜,大大小小的股在窄裙子里滚得溜圆。前一拨女人是各个工厂放出来的,后一拨是从写字楼走下来的。悉尼的人就这么叫:“女工”、“写字楼小姐”。其实前者不比后者活得不好。好或不好,在悉尼这个把人活简单活愚的都市,就是赚头多少。女工赚的比写字楼小姐多,也不必在衣裙鞋袜上换景,钱都可以吃了,住了,积起来买大东西。此方,女工从不戴假首饰,都是真金真钻真翠,人没近,身上就有光朝你尖叫。
-
太平洋探戈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2
这样一个人在河岸上走。这是一条自东向西倒淌的河。草地上东一片西一片长着黄癣斑,使人看上去怪不舒服。十多年后,他又从河岸走回。这时他已知道,那些曾引起他生理反的黄茸茸的斑块,不过是些开得太拥挤,淤结成片的金小花。谁把它当做花来看,谁就太小看它了。这个人了好运后忽然这样想。好运后他还想阿尕(注:“阿尕”发音为ga,此字仅用于西藏女孩的名字)。阿尕是个女人。在那地方随便碰上个女人,她都可能叫阿尕。
-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一个试管婴儿的荒谬诞生注定了她与生俱来的不幸,两位特别父母割舍不掉的伦常之与他们自身尴尬境遇的必然冲突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困惑。取材颇为新颖的《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着眼于高科技时代人类的新困境。《白蝶标本》则艺术地再现了非常年代的非常命运;一位著名女演员的人生终结竟如同一只白蝶标本,当她赤在众人眼里时,那尊严丧失的个人悲剧在读者心里唤起的绝不仅仅是凄怆和和哀怜。
-
吴川是个黄女孩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这篇小说充了各种矛盾,姐妹之间的矛盾,与恨之间的矛盾,母女之间的矛盾,大陆文化与香港文化、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矛盾等等。严歌苓很擅长把各种复杂的关系编织成一张网,使角陷于其中,挣扎于其中,故事就变得好看了。吴川这个角身上集中了很多微妙的东西,她有着香港人的冷漠与自私,当她在芝加哥遇到“我”——她同母异父的姐姐时,一方面她舍不得抛弃亲情给她带来的归属,另一方面,她又不愿意丧失个人的自由而重新被长辈管束。面对母亲的偏心和“我”的不幸,她只到嫌恶,“你父亲母亲欠你,我又不欠你的”是她真实的想法。
-
金陵十三钗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严歌苓讲述的每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故事都那么独特、复杂,并富有深深的染力。……她笔下的人物如此丰,而且她是通过对那古老的、男女关系的新诠释,探索和表现他们的处境,……作品以诗一般细的语言进行陈述……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茧般的阅读疼痛。本小说获2006年《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原创小说奖、2006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
-
密语者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女主人公乔红梅收到网上陌生追求者的来信。他那近乎神的知能务,使她第一次产生了打开自己的望,倾诉属于自己内心的秘密:她童年的江南小村,她与丈夫格兰的异国情缘,他们稳定平淡的婚姻生活隐藏的创痛……他是谁?几乎幽魂一样知她的一切:她臂部的胎记,焦虑时咬指甲的习惯,她脚上饰缀的玻璃球散发的“惊人的”,甚至情世界微小的波澜。小说在追寻密语者的紧张悬念中展开,引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充创伤与柔情、望与伦理纠结织的人天地,同时在私密的情世界与话语空间,探索情与婚姻永恒的真相。
-
倒淌河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严歌苓的《倒淌河》描述的是一段放逐到西藏的城里人与当地藏民阿尕的情。这段发生了的情却一度让小说的主人公何夏难以定论,到底是情还是情。似乎情要比情更高一个档次。他难以界定是因为阿尕是一个普通的藏族女孩,她所拥有的青是与文明社会认同的美丽背道而驰的。但这个女孩却因为何夏的“文明”,那点与所有藏族男人不同的柔弱和白皙,让她对这个男人痴起来。十八岁的阿尕用了小小的让人一眼识别的花招接近何夏。何夏在供销社工作,她便每天赤脚走老远的路来看何夏,等到何夏烦了,撵她走的时候,她从兜里掏出一枚硬币买一红头绳,这样她就能作为一个顾客获得了留在那里的合法权。
-
谁家有女初长成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一个叫巧巧的年轻女子,带着羞怯与纯真出场了。巧巧还没来得及看一眼灯红酒绿的城市,就被人骗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站上。原来她是被工人花钱买来的媳妇,而且是兄弟两个人共享的。梦想、温情,以及最后一点尊严被现实残酷地撕碎后,巧巧举起了菜刀。当她逃至一个边防小站,女的柔媚在全是男人组成的世界里焕发出最后的光彩……本小说获《北京文学》2000年下半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第一名,中国小说学会“200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第四名。
-
白蛇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白蛇》说的是文革中一个比较男化的女孩对一个著名川剧女演员的恋,竟然女扮男装去“审查”被监的她的故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同恋的故事,而是与被的追求、对美的令人醉的追求。本小说获2001年第七届《十月》(中篇小说)文学奖。
-
金陵十三钗·2011版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金陵十三钗》不是一个有关“特殊女人”卖的故事,它发生的背景是在1937年12月12,地点是在南京,这一天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和撤退,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的12月13,像野兽一样的军就占领了南京,从此开始了没没夜的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大、大劫掠,惨绝人寰的一幕幕从此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人乃至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作者借姨妈书娟的眼睛受了这场屠杀、这场浩劫血腥残暴黑暗的事实,讲述了一个“特殊女人”的故事,也就是《金陵十三钗》那令人心酸、可憎可悯而又令人动的英勇献身的故事。
-
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入库:2017/12/10
本书通过陶小童——一个文艺女兵在生命垂危之时的内心独白,真诚地展示了一个淳朴而聪慧的少女在动年月里的人生遭际:怎么锻炼都难以“成”,怎么改造都难以达标,从而只能置身于更艰苦的锻炼和更严格的改造。作品在回溯中反思,在自述中自省,锐的觉与细腻的笔触相得益彰,苦涩的纪实与幽默的自审相互映衬,作品在轻松之中别具深刻启人的内力。